* * *以下有雷*慎點* * *
一、第一章是方芮欣逐漸從受罪識所縛之魍魎身(此處指孤魂野鬼)脫出,復返成靈體的過程
我們即將進入全遊戲壓迫感最重的一章,這也符合女主角方芮欣的狀態。此時的她還是滿載罪疚,將自身困在充滿罪識的囹圄裡。
第一章開篇方芮欣就在魏仲廷象徵性的靈堂裡醒來,如果近看魏仲廷,還可以發現許多經拷打逼供的刑求痕跡。這表示魏仲廷在方芮欣的意識裡是已經死了(還暗示著他是被舉報「清算」過的),而她現在還沒去發覺魏仲廷之死跟她的關係。
1. 在方芮欣此時的意識裡,魏仲廷才是死去之人
這裡不得不提製作群在這方面真的是用心的,大家可以關注一下上面的輓聯:「音容宛在」和「英年玉折」。音容宛在通常可通用於男喪或女喪,但英年玉折,卻是慣用於男性,且指涉範圍是50歲以下的男性。這跟後面可以看到的魏仲廷教室外貼著的「忌中」一比對起來,立刻就可以確認這是魏仲廷之喪,而不是方芮欣的:
這屬於台灣的習俗,在門口張貼這樣的白紙黑字,表示此家正進行喪事,而且是尚未享壽(60-89歲才去世,且非因各種外力事故)之人所用(如果是享壽之人會用粉底紙)。「忌中」,又特指家中長輩都還健在,是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景況。這裡可以注意的一點是,雖然在方芮欣的意識裡,死去的是魏仲廷,然而有肉體實際死亡的其實是她自己。「忌中」也算是她意識對她的提醒。
2. 原來埋藏象徵她珍貴回憶的那處所在,已經成為腐臭的死亡
往禮堂的儲藏間走去,在原先魏仲廷找到白鹿項鍊的通風口查看,會發現裡面現在已是一隻死老鼠:
象徵著那段回憶對她來說已經是一段不願面對的可怕的過往。
然而,當時感情的象徵「白鹿項鍊」卻始終是她心中能夠使她安寧、平靜的避風港。
(↑第一、第二章方芮欣對白鹿項鍊的描述都是一樣的,第三章起始沒有,隨著劇情推展,會跟方芮欣一同發現這白鹿項鍊對她真正的意義)
3. 無名孤墳和魍魎,其實就是方芮欣
往禮堂外走去,可以注意到一個關鍵點:
這是禮堂一走出去的景緻,各位有注意到什麼不一樣嗎?
在真實世界的回憶裡,禮堂走出去應該是有著一道鐵絲圍牆啊!圍著那鐵絲圍牆的是校園種著大榕樹的偏僻的一角,也是方芮欣跟教官的事件發生的關鍵所在。但在這,方芮欣一走出禮堂(相當於魏仲廷的靈堂),面對的就是那棵大榕樹,還有樹下自身的無名孤墳,而被罪識拘留在此的魍魎,就是方芮欣的一部分。這除了顯示此處已是方芮欣的意識界以外,還表示方芮欣一開始要面臨的就是自身最重的罪悔。
(↑正在吃食腳尾飯的「魍魎」方芮欣)
(↑在遊戲裡其實方芮欣不論被魍魎、鬼差還是武人七殺破軍星的惡念體抓到,都不會真的死去)
我們可以看看方芮欣在被這個魍魎「殺死」時,疑似孟婆的老婆婆給的提示是什麼呢?
事實上指涉的確實就是方芮欣啊。
還會附帶兩句她內心的獨白:
因此許多玩家以為第一章那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直出現的痛苦的背景啜泣聲,是來自魍魎的聲音;不如說,那其實就是受罪疚折磨的方芮欣的痛悔之聲。
4. 因為方芮欣此時還是孤魂野鬼的狀態,所以進不去畫有淨符的工友室
敏銳的玩家應該會發現一點,那就是為什麼要去取關鍵物品的工友室,上面只是畫了一堆符咒方芮欣卻無法進去,還要去拿東西把上面的符咒洗掉才得以進入呢?這是有趣而細膩的一點,它透露著的就是:1. 工友阿伯(也曾經是軍人)常看到鬼 2. 鬼就是方芮欣XD
(↑如上圖所見,工友室並不是鎖起來或什麼,而單純就是上面畫了符咒)
二、方芮欣與魏仲廷的解脫唯一途徑就是彼此的坦然、彼此的對話
看到這,許多玩家可能會不解,筆者到底為什麼要從一開始解析遊戲名的時候就不斷強調魏仲廷的重要性——阿魏仲廷不就是一個好利用的可憐衰仔工具人嗎?而且他也沒死啊,操作的主角也都是方芮欣啊,為什麼要把他也說成是很重要的主角?
是的,這些都沒錯,但這遊戲的完整性,正是要在方芮欣的身上同時也看到魏仲廷;我們從遊戲的製作取向和遊玩過程中,仔細地去看就會理解。
1. 方芮欣要脫離罪識拘禁這層的關鍵是轉「乾坤鎖」
在此章開局廷哥一成為屍體的時候,方芮欣就會獲得一張線索:
需要注意的是,這時無論是從哪裡來的、哪個形象的線索,都可以看作是方芮欣自身意識對她的提醒,都是她早已知道但她不願意去面對、不願想起,而扭曲變形的部分。因此,所謂「前路不明,需知易數。轉乾坤鎖,以啟命門」只是在提醒她必須要想起哪段過往,並面對和清理那段過往,才能放下她的罪識,重新踏上洗淨轉生的路途(命門)而已。而那段過往,則用易經的卦象去隱射。
2. 要獲得這提示的關鍵卻是「魏仲廷」
方芮欣離開禮堂往校舍走去,會在校長室接到打來的電話,有人告訴她他在輔導室等她,而通往輔導室的那道關鍵的門上,上的就是乾坤鎖。這隱含著一段心路歷程,而她持續地探索可以越來越拼湊出當年那段的真相。
(↑校長室透露著當年事件的相關線索)
(↑在關鍵跟魏仲廷親近那夜所使用的定情物暖爐,卻成為她抗拒想起的回憶,所以她把這整個都封起來了)
(↑在魏仲廷的教室裡,可以看到「自求多福」的提示,以及當年一段讚美她的話;這並不是指魏仲廷,而就是指方芮欣,後面我們會知道。而且這句當時讚美的話,現在聽起來卻像是諷刺)
(↑禁賭令。當然被抓到賭博也不是勒令退學這麼簡單而已)
(↑你會變成這樣。還有這樣↓)
(以及這樣↓)
(這圖片太小看不清楚。玩家自行打開遊戲,去注意無名孤墳的附近,有一個「黃XX」的墓碑,很可能就是民國五十三年被處理掉的黃敏昌大大ˊ_ˋ)
廁所依然是必須關注的關鍵點。請注意這時方芮欣進的是「女廁」,而且擺設也是女廁的形式。第三間廁所的門是開的,裡面方芮欣形容是一片不可思議的「汙穢」(象徵著她對於事件那時候的她的觀點)。至於鏡子那邊就給玩家自行體會了XD
三樓方芮欣的教室外,染著大片的血跡,就如同序章的鮮紅的河川一樣,暗示著她染血的過往。進到教室裡,只有一張她當年坐的座位:
孤單的座位上,刻著的就是相當於開啟命門的密碼的易卦圖形。但這易卦圖形,卻需要魏仲廷的鮮血,而且還要拿魏仲廷的筆記來拓印(是的,你沒看錯,就是這麼物盡其用):
「科儀」,原意是道教一種透過媒介媾通人與靈或人與大自然的儀式,而如今是方芮欣要透過媒介,以媾通回她的靈體、意識體,這媒介就是無辜(純真)之人魏仲廷的血。這在遊戲裡真實事件上的展演就是方芮欣要洗清她的罪識,必須從當年她利用無辜的魏仲廷的罪的起始點開始;其中還隱含了一個意義是魏仲廷是方芮欣的「代罪羔羊」,方芮欣透過鮮血去「交換」了某些東西,但卻是使用「牲品」魏仲廷的鮮血。
遊戲還讓玩家親身去體驗方芮欣心中的罪疚,我們必須親手拿著刀子,去象徵性地割開魏仲廷的咽喉,盛他的血來用。
取得的易卦分別是「坎」、「兌」、「離」。這是這遊戲極有意思的一處,可以有很多種解讀,也顯示製作團隊的智慧和用心。就筆者的解讀來看,這三個卦剛好可以有兩層意思,原意向死,但翻過來就是生。意指方芮欣所遭受的這些劫難,可以讓她持續地向死,走向失去自我、自我毀滅的萬劫不復的路(也就是魍魎方芮欣的走向),但只要方芮欣肯悔改,翻轉過來去面對她的罪識,那就是一個重生之始。這也是轉乾坤鎖的「扭轉乾坤」之意。
(1) 純就卦象上的走向結合已發生的事件來看:
坎卦的意象就是「水」,離卦是「火」;兌卦則是「澤」,象徵著對話、調節。
方芮欣本來是水,遇到了張老師,與張老師互動的那一段就是澤,但彼此都有些逾越了,所以後來走成火(離卦包含「離別」、「毀滅」之意)。但這樣的解釋,我想也不符合這遊戲的原意,畢竟這是一款核心精神是「自由」的遊戲;師生能不能戀愛?說實在,當硬要分出一個「師」、「生」的身分階級出來時,就注定了這段感情是不能成的,一開始就已經先侷限了自身。
(2) 在心識層面上說:
水跟火,並不是只有一種相剋的走向,如果我們認定它就是只能走向相殘相滅的路途,那我們就會真的走上去,就像方芮欣和張老師那樣,認為在大時代的壓迫下,這段感情注定不會有結果。然而,水火之卦的最高境界,其實是水火既濟,水火既濟則可成雨,雨可成澤,這時也會走向高層次的兌卦「和諧」;那關鍵在何處?正是在水、火之間的對話、協調。
方芮欣應該對話當年卻沒對話的人是誰?張老師、殷老師、她的爸媽,都是。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也是她現在必須去對話的,就是相當於她的代罪羔羊的魏仲廷。她必須深刻地真誠地面對她當年對魏仲廷所做過的事,真心地懺悔,才有可能得到彼此的原宥。才有辦法更深入地去面對到最深的一層:透過跟自身的對話,原諒自己,然後才有可能重生。
因此,這整部遊戲不是只單玩方芮欣一人而已(沒有別的意思XD),實際上是方芮欣從心識層面不斷地跟魏仲廷和自身,在對話、在互動,漸漸地理解,慢慢地釋懷和放下。在此我要先雷一下第一結局:這也是為什麼結局處是廷叔回到當年他們對坐的那張桌椅上,跟方芮欣的靈魂再次面對面坐著的緣故。
乾坤、乾坤,「天地」之意。先天之乾坤已失調,天地錯序,而後天的坎跟離、水跟火,正好是「後天之天地」;方芮欣和魏仲廷,當年沒處理好、調節好的事,現在他們就要靠著轉乾坤鎖,重新協調、對話,方有扭轉乾坤的可能。(註:在易學上,乾、坤是先天之天地,而坎、離相當於後天之乾坤。後天者,事在人為。)
3. 在輔導室前遭遇武人七殺破軍星的惡念體而逃走,象徵此時方芮欣還不敢面對當年是她引發了事件
轉開乾坤鎖,上到當年她跟張老師因緣初始之處「輔導室」前,就會遭遇一團像是無臉男狂暴化的東西:
究竟這東西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可以透過一死讓孟婆來幫我們解答:
這東西具體確指就是當時黨國壓迫掌控的勢力囉,但它更可以泛指所有一切壓迫和限制自由的侷限與框架,而那正是會讓人失去自我、失去自由的,也是方芮欣內心深處最害怕的東西。因此,我們可以從她的自白裡看到:
(↑這幾張圖得來不易啊,為了截這幾個畫面筆者還特地又去重玩第一章破到這裡,只求一死XD)
一路一直逃,逃到一個她內心的庇護所,是個寫滿阿彌陀佛,充分表示她內心罪悔的房間裡,會獲得輔導室事件的起源資訊(這告訴我們,想要逃避自己的內心,終究是逃不掉的):
(↑當年與張老師結緣的輔導紀錄)
檢視房間,方芮欣會碎唸一下母親對她的「好意」,其實只讓她感到被窺視和監控的壓力(就像當時的政府一樣),從垃圾桶拾起張老師的手跡,說是她媽又亂丟她的東西,不過從我們對她的理解看來,這多半是她自己丟掉、否定的。
上面寫的話又是句出自名人的語錄,是《西線無戰事(Im Westen nichts Neues)》的作者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所言,他的理想就是不要戰爭,以及反對納粹思想;這段話也正可以符合對民主自由的渴望,以及對自身的開拓。但這對於情緒已經低落的人來說,很可能是壓垮駱駝的稻草,當我們越是想要趕快讓自己「好起來」、 「變得更好」、「正向一點」,反而是給自身更大的壓力。
一個十七歲的少女,面臨著家庭的壓力、學校的壓力、社會的壓力,還拼命地告訴自己:再難過也要抱著希望。然後她以為對張老師的依賴就是她的希望。
這就是那時的方芮欣。我們終於得以稍微看到她真實記憶的一面。
(下回待續)
留言列表